2012年7月5日 星期四

環島旅行-- 萊萊地質區、卯澳漁村

大自然的傑作魔鬼洗衣板
萊萊地質區以寬廣的海蝕平台著名,在砂岩與頁岩互層的地層裡,再經過海水侵蝕後,而形成寬廣且帶狀並凸起的平台奇觀。頗似洗衣板,平台上同時還可以看到許多平移斷層痕跡。

在這我們親眼看到了地理課本裡所講述的地質景觀,很美麗的海岸風光。
對這倆兄弟而言他們應該累壞了….5點起床看日出到現在都還沒休息。一直跟著我們觀看自然地理環境。

卯澳漁村位於東北角海邊三貂角附近的小漁村,從濱海公路轉進卯澳漁村,就能感受到這個地方的沉靜與樸實。
居住在這一帶的漁民依然保留傳統的漁撈作業方式
 卯澳,人文風情濃厚的小漁村。
 卯澳小站是社區發展協會的人們共同維護的,小站裡還提供餐飲及民宿的服務。
走在樸實的小漁村裏,發現有村民正在處理石花菜…..石花菜是藻類的一種,生長在台灣東北角地區、從基隆到宜蘭外澳一帶沿海潮間帶,以農曆二至六月間藻裡含有較豐富的藻膠,氣溫漸熱,漁民就下水採集石花菜,在漁村裡曝曬。我們和伯母們聊了一下天,她們還跟我們分享了曬石花菜的地方,讓我們帶孩子們去看石花菜處理後慢慢變淡黃色的情形。
 剛採集的石花菜是暗紅色的,經過六到七次的清洗、曝曬,去除海中沙粒和腥味,顏色慢慢變淡黃色,曬乾之後才能收藏處理。熬煮後冷卻就是常見的石花凍,俗稱「海燕窩」
 卯澳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石砌老屋群。
當時建造這些石頭屋主要就地取材, 石材來自海岸的砂岩。卯澳的石厝以吳家「樓仔厝」最具代表性.早期村民興建石頭厝時都是由左鄰右舍的親朋好友互相幫忙來完成,唯一的花費就是打石師傅的工資了,通常我們可由石材加工的精緻以及石砌的形式來看出屋主的經濟能力。
卯澳漁村是值得駐足細細體會之地...。傍晚時的卯澳應會很美很美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