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4日 星期三

環島旅行--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  拍下我們的門票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園區位於宜蘭縣五結鄉冬山河畔,景色怡人,園區廣達24公頃,開放遊客參觀的園區,包括了展演廳、住宿區、工藝坊區、產業景觀區等各具特色的區域。 


現近代台灣人民的生活。而街道兩邊的商家就是所謂的「街屋」,平常街屋的前廰可做生意,後半就當作住家。

店舖內陳列木竹、陶瓷、皮雕、戲偶………等工藝精品,另外還有古早味的李仔糖、糖蔥、揑麵人、童玩等。


廣孝堂是一座典型傳統的古建築,有八十餘年歷史,原係為宜蘭的鄭氏家廟。後來拆卸下來重組於宜蘭傳藝中心園區內。


就建築藝匠而言,「廣孝堂」具備潮州師傅的建築風格,在數多福建漳州風格之宜蘭建築中亦屬難得,且宜蘭本地匠師參與其中,使其亦略帶噶瑪蘭匠師建築手藝,再加上未經整建,仍保有最原始之風貌,因此,對研究宜蘭家廟建築與在地匠師之建築手法方面,「廣孝堂」皆具備了重要的建築價值。
資料來源:傳統藝術中心-廣孝堂


古早冰販售處
在「廣孝堂」參觀時,一直聽到叭噗的聲音,雖然孩子們不會吵著要吃叭噗,心中卻很清楚知道他們喜歡吃……也想到弟弟過敏,冰品還是少碰,所以只買了一小杯全家人一起吃。 Ps:特別叮嚀兄弟倆要含一小口的冰在嘴裏,慢慢等冰融化的方式吃。
 

 抽抽看……得到什麼小童玩……


現做的古早味糖蔥


每隔一段時日就會更新演出的戲碼,這次的故事主題是【廖添丁傳奇】。演員們穿著日治時期的服裝、道具,就在民藝街上武打動作表演。表演結束後,還可以和表演者們拍照留念喔!我們有跟日本警察、說書人、還有會飛岩走壁的廖添丁拍照。


 精采的醒獅表演


什麼?又逛到吃的地方了………聽說宜蘭的包心粉圓很有名……來一份全家一起吃吧!


我們選擇不加冰的包心粉圓。不會吧!剛吃完午餐那二兄弟……還吃得下……。他們上幼稚園後,老師都說他們食量是幼稚園內最多的……。那哥哥、弟弟你們到底吃到哪裡去了,還是一樣瘦呀。


園內販賣紀念品區,以目仔窯為主建築。


1947年林義財開始學習製皂,1957年與弟弟合創「美盛堂」肥皂工廠,當時即以石鹼取代氫氧化鈉,由於氫氧化鈉具強腐蝕性,對人體有害,而食用級的石鹼較天然安全,為了研發出鹼性最低的肥皂,他獨家發明了「抽鹼」技術,也就是在油、水、鹼攪拌皂化後,把沒有「皂化」的皂鹼以多次加水煮沸的方法洗出,也因而製造出可以浮在水面的「浮水皂」。

「茶山房」肥皂最奇妙之處是會浮起來,而一般市售的肥皂則會沈入水底。原理很簡單,比重與密度之固,鹼>水>油,若是在肥皂中多放了鹼,肥皂就會下沈。過多的鹼容易傷害我們的雙手。
茶山房是台灣目前少數仍以古法煮皂的工廠,採用從阿公美盛堂時代承襲下來的「熱煮法」,共有10道工序,費時7~10天。
 

或許愈來愈多人了解到清潔用品,很多都是由汙染環境的化學原料調製而成,對我們的身體、環境並不好。所以才會改用苦茶粉、黃豆粉洗碗,或選擇用一塊手工皂,從頭洗到腳,回到阿嬤時代的簡單素樸的生活方式。


欣賞布袋戲表演,起初是小的布袋戲,後來變出真人大小的布袋戲,哥哥和弟弟超喜歡那個叫「阿ㄊㄟˋ ㄚ」的偶。


 在宜蘭傳藝中心遇到二位同事,真有緣……。這是在看布袋戲時遇到的其中一位同事。


參觀「偶」兒們特展,了解古典戲偶和新世代思維創作之偶作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